原标题:市政府关于推进宿迁港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苏发〔2021〕19号)文件精神,推动宿迁港与连云港海港、徐州陆港、淮安空港联动发展,提升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构建我市“陆海空”对外贸易通道,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打造江苏最优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结合宿迁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立足“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以服务高水平开放为导向,以设施互联互通为基础,以机制联动创新为动力,坚持海陆统筹、内联外扩、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更好的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联动连云港海港为核心、联通徐州陆港为突破、对接淮安空港为特色,加快推动宿迁港与周边港口联动发展,着力推进宿迁港口岸功能和物流设施建设,创新口岸海关联动监管合作,深化数字赋能和信息共享,畅通国际国内货运物流通道,加快海关监管区、保税物流区、港铁作业区、运河宿迁港等载体平台建设,推进宿迁港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打造宿迁对外开放的“国际港”。
——构建区域协调联动格局。推动宿迁港与“连徐淮”海陆空三港合作,推进“宿连快航”、“宿淮空运”、“宿徐班列”等多式联运及班列建设,力争开行2条“中欧接续+海铁班列”线路、1条陆空线路。引进主流跨境电商服务企业,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与港口“港保”联动发展,实现监管场所与保税场所“点对点”联动监管。积极申报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到2025年,培育龙头型多式联运经营主体2个以上。
——创新口岸海关监管机制。推动与周边口岸通关一体化进程,创新口岸海关联动监管合作,加大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推广力度,支持内支线河海联运发展,推进水水联运中转“离岗确认”模式试点,实现进出口货物快报、快查、快放。到2025年,通关整体时长较2017年进口货物压缩不低于60%,出口压缩不低于80%;“提前申报”应用率进口不低于12%,出口不低于60%。
——畅通对外贸易通道。加大运河宿迁港外贸资源引进力度,支持新开或加密外贸航线,突出与RCEP国家近洋航线建设。到2025年,招引2个以上国际(内)知名航运企业在宿迁港设立“提还箱点”,宿迁港集装箱吞吐量超21万标准箱,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2万标准箱,建成运河宿迁港至洋河站铁路专用线,培育1条多式联运示范线路,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
——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强化数字贸易赋能,推进宿迁特色“电子口岸平台”、“一站式数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共享、联动协调、监管一体”机制,推动苏北地区物流信息高水平互联互通,推动“四港”口岸海关部门之间监管合作。
二、重点任务
(一)联动协调发展行动
1.“东承出海口”,打造“向海发展”开放新格局。推动宿迁港与连云港海港合作,签订两港合作框架,实现宿连组合港协同发展。利用宿连航道,借力国际海运资源要素,建设宿迁至连云港的“宿连快航”航运快速通道,打通宿迁最近的“出海”通道,为宿迁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推广集散两用船型,促进连云港至宿迁煤炭、矿石、建材等大宗货物运输,壮大宿迁内河运输船队规模,促进内河航运复兴。推广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指导企业货物在途运输阶段完成报关申报、单证审核、税款缴纳等通关手续。推进水水联运中转“离岗确认”模式试点,建立企业、码头、船公司协调机制,鼓励企业以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为基础,引导企业预约抵港作业,实现企业申报、货物卸船、查验放行、装货提离等环节无缝对接,缩短货物整体通关时长。推进运河宿迁港与连云港海港进出口货运转关合作,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进出口通关时效。到2025年,“提前申报”应用率进口不低于12%,出口不低于60%。(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宿迁海关、市商务局、市港口集团、市税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2.“西接大枢纽”,参与“一带一路”支点建设。推动宿迁港与徐州陆港、班列平台合作,加快运河宿迁港多式联运建设,推进外贸集装箱通过本地报关在徐州进行集结发运,进一步畅通我市“公铁水”货运通道,实现多元化接续“中欧班列”发展。加强与徐州双楼港、顺堤河港合作,以“水铁”联运转关模式,承接铁路集装箱通过运河宿迁港货运中转,打造双向“中欧班列”连接通道,构建宿徐“水铁+班列”联运体系。加强与西安陆港合作,建设宿迁至西安“宿西欧”班列集结专线,畅通至西安铁路货运通道。推动和制定具有宿迁特点的运价优惠政策,积极融入徐州等“一带一路”接续班列计划,努力形成“中欧班列”接续布局,力争“中欧班列”接续线路开行1条以上。(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港口集团、宿迁海关、市邮政管理局,宿城区人民政府、洋河新区管委会)
3.“南联拓通道”,构建“水陆空”联运体系。推动宿迁港与淮安空港合作,在运河宿迁港区设立涟水机场航空货运分拨中心,将涟水机场服务代码和货运功能前移至港口,建立机场指定的宿迁货站平台,开展货运、信息共享合作。创新推动保税监管场所与徐州观音机场建立“快速通道”,加快推进“陆空”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开设往返涟水和观音机场的直运卡车班次,进一步提升空运贸易便利化水平和通关效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港口集团、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宿城区人民政府)
4.“北融鲁豫皖”,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打造宿迁内河航运枢纽中心,充分发挥宿迁港处于苏鲁豫皖交汇中心和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的地理优势,利用宿连航道建设契机,以内河集装箱发展为抓手,推动与大运河、淮河沿线港口城市的水运中转合作,加强与徐州、济宁、周口、蚌埠港等港口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内河航道等级和船闸通过能力,加快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航运、货代、物流等相关产业集聚的港口型枢纽经济发展,做好工业原料、黄沙、瓷砖、煤炭等大宗能源物资,俄罗斯进口木材和东北玉米大豆等大宗货物的集散分拨,发挥运河宿迁港承接“鲁豫皖”货运中转纽带作用,打造连通鲁豫皖、喂给江海港的京杭大运河航运枢纽中心。(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集团、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泗阳县、宿城区人民政府)
(二)联动创新发展行动
5.创设“港口飞地”,推动河海港融合发展。加快宿连航道二期建设,积极融入连云港“一体两翼”海港布局,将宿迁港打造成为连云港港的组合港。依托连云港港主港区或南翼徐圩港区设立宿迁专属作业区,推动两市“港口飞地”共建共享海港泊位及配套堆场设施,创新宿迁货运平台前移,力争实现陇海沿线内陆及苏北地区首个在连云港港共建的宿迁港专属码头。结合我市外贸货运实际,在连云港港、太仓港或周边租赁物流仓,为外贸企业提供仓储条件,出口货物通过“陆改水”支线提前运抵,根据订单时效随时报关出口,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长和成本。(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集团、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宿迁海关)
6.推动“联动监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内支线河海联运发展,推动宿连两地口岸海关部门“联动监管”合作,提升“宿连快航”进出口集装箱通关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加强与太仓口岸、海关监管合作,加快我市进出口集装箱水运转关发展。大力发展河海多式联运方式,高效衔接连云港、上海、宁波、青岛、太仓等水运口岸,试行7×24小时预约通关,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港口网络,形成水运口岸无缝转运的“大通关”体系。到2025年,通关时间较2017年进口货物压缩不低于60%,出口压缩不低于80%。(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宿迁海关、市港口集团,各县、区人民政府)
7.推进“港口+跨境”,实现外贸业态创新发展。推动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与保税物流中心合作,探索“跨境电商+陆港+空港+邮政”运营模式,推动构建以保税物流中心为基础的综合型跨境电商承载区。创新“港口+保税物流中心”联动发展,开展海关监管场所与保税场所“点对点”联动运输监管,打通跨境电商企业与港口的联动通道。建立跨境电商与空港、陆港的对接机制,依托涟水、观音机场已开通的货机航线,推动货邮安检便利化,打造“水陆空”全方位的跨境电商进出口物流,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宿迁海关、市邮政管理局、市科技局、人行宿迁市中心支行、市港口集团,宿豫区、宿城区人民政府)
(三)联动基础完善行动
8.完善运河宿迁港口岸功能。推进运河宿迁港二期口岸功能建设,加快规划布局三期监管作业区、港铁作业区、冷链仓储区,打造立体货运平台。加大港口外贸资源引进力度,支持港口新开或加密航线,突出与RCEP国家的近洋航线建设,力争引进马士基、地中海、中外运等大型外贸船企进驻,并设立“提还箱点”,搭建更多的远洋运输通道。鼓励和支持外贸船企在宿设立办事处,提升外贸集装箱服务保障能力。优化整合全市港口资源,疏通港口之间业务通道,实现全市港口“管理一体化、联动一体化、监管一体化”。推动宿迁港与江海港开展共营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宿迁港集装箱业务。到2025年,新增2个以上国际(内)知名航运企业在宿迁港设立“提还箱点”。(责任单位:市港口集团、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宿迁海关,各县、区人民政府)
9.提升宿迁港综合能级。加快宿迁港现代化建设和能级提升,结合各港区具体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形成“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按照集装箱自动化港口标准,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广应用港口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TOS,实现整体生产业务流程的统一管控。推进运河宿迁港区、泗阳港区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快打造运河宿迁港35个2000吨级泊位、集装箱30万标箱承载量的水运“核心区”。结合宿连航道建设,推动泗阳港区集装箱作业能力再提升,同步支撑起我市东南部的外贸水运通道,聚力把运河宿迁港打造成为集聚铁路、航空、水运资源的“一站式”综合枢纽港。到2025年,宿迁港集装箱吞吐量超21万标准箱,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2万标准箱。(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集团、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10.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快宿迁保税物流中心创建,积极开展保税仓储、保税物流、国际分拨配送等业务,为跨境电商、大型进口企业提供保税备货服务,推动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服务宿迁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对照海关特殊监管区“综合保税区”创建标准留足发展空间,加强与专业运营机构合作,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扩大经营业绩,积极实现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加大港口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和港口新增设立海关工作点、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实现外贸货运进出口转关赋能,形成较为完整的口岸、海关对外开放运行体系。到2025年,新增设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海关工作点各1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宿迁海关、市港口集团、市税务局、市财政局、人行宿迁市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
11.形成区域物流枢纽。适应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加强内支航线网络布局。深耕长江经济带及沿海集装箱市场,深化与鲁豫皖内河港合作,加快培育“东入海、南进江”内河中转和内外贸示范航线。强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货源向宿集聚,深入挖掘“适水”、“适铁”货源,进一步促进我市集装箱运输发展。依托京杭大运河、宿连航道,推动“五定班轮”运行模式,强化干线运输组织,畅通宿迁港通过京杭大运河、长江经上海港、太仓港等水运通道。加快运河宿迁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扬帆大道、洋河火车站站前路至S347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到2024年,建成运河宿迁港至洋河站铁路专用线1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集团、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宿城区人民政府、市洋河新区管委会)
12.畅通多式联运立体通道。大力发展“江河中转、河海联运”等运输方式,做优做强宿迁港基础功能。推动运河宿迁港与徐州陆港、宁波港、青岛港、上海港合作,推进铁路专线向堆场、码头前沿延伸,实现港站一体化,开行“海铁联运”班列,促进地区铁路全面发展。加快与淮安、徐州空港合作,通过设立航空货运分拨中心、卡车航班,打通外贸空运通道。加强传化智能公路港区域分拨配送功能,优化整合物流产业链全过程,积极发展运贸一体化,衍生交易、金融、结算等服务产品,培育宿迁至宁波港、上海港等“海铁班列”联运线路,支持申报铁水联运示范工程,通过丰富多式联运通道与产品,为企业提供多一种货运选择。到2025年,培育龙头多式联运经营主体2个、多式联运示范线路1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集团、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宿迁海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水利局,宿城区人民政府)
13.培育货运物流主体品牌。推动宿迁京东物流园、运河宿迁港物流园、通湖物流园、百盟物流园、耿车电商快递产业园等物流园区和企业,开展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智慧物流园等品牌申报创建,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支持物流企业开展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申报,打造宿迁“智慧物流”特色品牌和基地,形成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宿迁物流品牌。到 2025年,3A级以上物流企业力争达到50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港口集团)
(四)联动共建发展行动
14.建立贸易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连徐淮宿”商务、交通、海关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有序推进联动要素资源共享,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加强区域联动,统筹规划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布局,引导区域物流市场联动发展。强化物流园区联动,共同拓展发展空间,辐射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推动大宗货物、集装箱“公转铁”“公转水”运输。提升航空联运功能,提高绿色货运比重,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宿迁海关、市国资委、市港口集团)
15.建立贸易信息互通机制。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按照“应上尽上”原则,鼓励外贸业务通过“单一窗口”办理,建设宿迁“电子口岸”、“一站式数贸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打通“出海”数据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流,助力数字贸易企业扬帆远航。推动苏北地区信息平台互通合作,完善“公铁水空”联运信息共享标准和机制,推动多式联运单证电子化,实现航运、港口、铁路之间的业务单证电子化,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宿迁海关、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集团、市税务局、宿迁银保监分局、市邮政管理局)
16.建立贸易便利化协同机制。深化“大通关”体制创新,推动“四港”口岸海关部门监管协同、高效服务。落实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及时退出口岸验核要求,优化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功能,除涉密等特殊情况外,推动落实进出口监管证件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一口受理、自主打印,进一步优化“多证合一”信息采集共享应用。推广应用H2018通关管理系统,推动系统优化完善,强化技术规范成果,做好海关技术规范标准解读、科研项目申报。(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宿迁海关、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邮政管理局)
17.建立人才交流协作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人才协作机制,加强与苏北地区商务、交通、海关等部门联动协作,推动“港港”之间业务骨干双向业务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港口业务发展交流和培训,进一步提升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通过人才交流,拓展协作领域,细化合作方式,形成区域业务互动、信息互通、能力互促的联动格局,为推动“四港”联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责任单位:市港口集团牵头、市各有关部门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任务落实清单,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列入我市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年度任务推进落实。建立“宿迁港区域协调联动发展”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区域联动推进的重大事项、特殊性和政策性问题,加强部门协作,细化职责分工,完善保障体系,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年度任务清单,遇到梗阻问题及时提请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牵头,市各有关部门配合)
(二)加大政策支持。统筹区域联动发展主要任务列入省商务厅支持宿迁“四化”同步年度清单推进落实。加大我市多式联运、口岸建设、通关便利化等扶持政策研究力度。落实升级内河集装箱示范航线支持政策,继续扶持宿迁港集装箱发展。各县(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我市内河港口综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宿迁海关)
(三)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坚持动态与定期分析评估,强化督查通报,对联动重点项目、重点任务实行“季督查、年评估”。各相关部门要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积极开展宣传报道,以联动发展在区域货运通道建设、综合枢纽建设、基础能级建设等方面,突出展现示范案例和成果,为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牵头,市各有关部门配合)
(四)优化营商环境。贯彻国家修订出台的《港口收费计费办法》,落实口岸收费清单公示制度,清单之外不得收费,推进港口收费主体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公开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等信息,增强港口收费透明度和可比性。落实口岸生产作业时限公示制度,优化货物及运输工具在港口进出口环节的场内运转、吊箱移位、掏箱提箱全流程作业效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港口集团)
来源:招商网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