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4-04-28 00:00

为扎实推动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现结合《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我区“一三五”教育蓝图,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全面领导为引领,以优先发展教育为导向,以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精深教育科研为引擎,以比学赶超先进为抓手,以维护安全稳定为底线,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打造“优质教育、学在盐开”教育品牌,努力擦亮“第一方阵”、“合作办学”和“公民同进”三张名片,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强大教育力量。

二、主要目标

今后三年,实施党建“领航”等七大行动,具体目标如下: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区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2024年全部到位。各学校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全面落实。

——学位供给充分保障。顺应城镇化发展和人口集聚趋势,统筹用好用足各类存量及增量学位资源,2024 年全区义务教育全部实现标准班额办学。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024年学前教育公办园覆盖率达70%,省优质园覆盖率达9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省定监测指标达成率实现100%;城乡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所有小学创成“小学内涵建设先进”校,所有初中创成“新优质初中校”,北师大盐城附校创成省“三星级”高中。

——教学质量显著提升。2024年在省义务教育学业水平监测中,小学各科优秀率、合格率分别提高10个、5个百分点,初中分别提高10个、2个百分点,到2025年,小学分别达到45%、95%,初中分别达到50%、95%。全区每年中考成绩继续呈现正态分布趋势。普通类高考优秀率、合格率2024年分别达55%和92%,2025年分别达60%和95%。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有新突破,全国著名高校录取人数力争每年增长30%。

——人才支撑坚实有力。到2025年,所有学校教师结构性缺员基本化解,五级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建成。每2年增评区学科带头人20人、教学能手50人,到2025年,骨干教师占比达20%以上。“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省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及正高评选达成率位于全市前列。

——安全稳定底线筑牢。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防控能力和师生安全素养全面提升,全区无较大及以上校园安全责任事故,涉生意外伤害事故逐年减少。

——教育生态风清气正。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系统党风政风、行风师风持续向好,全社会崇文重教氛围更加浓厚,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党管教育“领航”行动

1.强化教育优先战略。区党工委、管委会每年9月份召开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加强总结部署,明确年度重点。

2.强化学校党的建设。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教育系统工作例会第一议题。全面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参与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专业提升能力全员培训。比照学校同级行政管理人员落实专职党务工作者相关待遇。开展“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建设,三年内创成省级品牌项目1个。

3.强化师德行风建设。开展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培树活动,每年评选一批“模范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先进模范人物。推行教师入职宣誓仪式、成长仪式和荣休仪式,对从教满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建立教师岗位履职、师德师风和专业发展考核鉴定机制,学校每年发布教师师德师能考核评估报告。常态开展师德行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收受家长礼品礼金、体罚和变相体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违规行为。

(二)实施人才队伍“强师”行动

4.科学配置师资力量。按照“锁定总量、动态调整”原则,合理调配使用闲置空余编制,切实解决结构性缺编缺员矛盾,努力化解人事代理教师入编问题。深化教师“校际交流”“区管校聘”改革,推动师资在城乡学校合理配置。持续开展教职工在编不在岗及各类“吃空饷”现象专项清理,确保师资力量用足用好。

5.优化人才引培方式。按需补充师资,建立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公开招聘办法,探索优秀师范毕业生推荐就业制度,每年根据实际需求启动招聘工作,提高招聘时效性。用好“黄海明珠”人才政策,每年科学合理地引进名校优生、名校长、名教师、名教研员、名学科竞赛教练员。

6.梯次培养骨干教师。实施教师队伍“五级梯队”培养工程,用三年左右时间,培养3名教育家型教师、9名卓越教师、90名领航教师、120名骨干教师、300名新秀教师。强化教师全员培训,确保每位教师每年达成96培训学时。每年新培育省、市级“四有”好教师团队1个左右,滚动叠加三年建设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5个左右,每学年举行全区教师专业素养展评和“教育大讲堂”活动。

7.稳步提高教师待遇。逐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水平,适当扩大优秀教育人才考核奖励覆盖面。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和校内绩效工资分配时,适度向班主任倾斜,对任班主任累计满2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8.选优配强管理干部。选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注重教育经历及专业背景,须具备较强学习研究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适时举办学校管理干部基本功比赛,推动教育家型管理人才脱颖而出。每年对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专题培训。

(三)实施教育质量“提优”行动

9.构建优质“三程”体系。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课标,积极推进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育人方式变革。深度推广“学思融通”课改,每年分学段评定区级课改示范校1—2所。推进优质“三程”体系建设,每年新建优质课程基地1个、培植样本教程5种、遴选优秀学程方案10种。分学段、分学科研制中小学课堂评价量表,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大力开展全科阅读行动,举办阅读大赛,推动学生完成规定阅读量,每年发布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深化“数智赋能”教学方式改革,到2025年,全区所有中小学“名师空中课堂”应用覆盖率达100%。实行教学质量定期报告制度,常态开展覆盖各学段学业监测,加强分析评估和诊断反馈。

10. 深化教育教学研究。着力推动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建立课题管理体系,到2025年,实现100%学校拥有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100%教研组拥有或参与县级以上课题、100%教师拥有或参与校本微课题。用好教科研专项经费,开展“课题进课堂”活动和重大教育课题研究并取得实质性效果,到2025年,全区力争申报省级重点课题1个。聚焦课堂提质、质量提升,围绕教学重点领域或关键环节,强化校本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每年评选校本教研示范校1-2所、先进教研组10个,打造一批在市内外有影响的校本教研品牌。加强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力争到2025再年建成省、市级项目各1个;注重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争取形成一批标志性教科研成果。

11.建强教育科研机构。加强教研机构建设,强化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力争2024年暑期按标配足配好专职教研员。每年有计划、分批次组织教研员开展高端研修,设立教研部门附属实验学校,实行教研员驻校指导及兼课制度。建立健全教研员考核评价体系,设立“教学研究指导奖”,形成褒奖先进、能进能出管理机制。

(四)实施育人变革“培英”行动

1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铸魂育人,加强团教协作,用好盐城红色文化等资源,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进校园,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坚持五育并举,激发培养学生健康兴趣爱好,开足上好音体美劳等课程,加快配齐音体美教师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及校医,到2025年,全区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5%以上,总体近视率年均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强化医教协同,从测量筛查、预警研判、疏导干预等环节入手,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全过程防护体系。各学校每日开展“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活动,每周至少开设1节心理健康课,定期组织“抗逆力”训练,增强学生心理韧性。

13. 全面提升“双减”工作质效。强化减负提质,加强中小学作业与考试管理。丰富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供给,全面推行小学“5+X”、初中“7+X”社团建设,扎实推进实施体教融合“5621”计划。探索建立引进第三方优质资源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机制,解决学校多样化课后服务供给与配套师资力量不足矛盾。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年内全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审批确保“应批尽批”。常态开展多部门联合受理举报和巡查执法,强化信息互通共享,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对所有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实行全覆盖、全流程监管。

14.构建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高中教育与著名高校、高中教育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生涯规划,完善专门课程,组建专职团队,实行一体贯通培养。探索开展普通高中“五大学科竞赛”培训,到2025年,实现我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规模、质量与市区名校基本相当。

15.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积极参与“立德树人”论坛,凝聚协同育人合力。深入开展“润心”行动,鼓励学生自立自强,通过重构校园多彩生活、组织“万师进万家”大走访、结对困境学生等,切实发挥好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完善区、校家长学校工作体系,每年评比推广家庭教育优秀案例10项。成立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结对帮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爱心人士担任困境学生“爱心守护人”。发挥“五老”优势,联合工青妇、公检法等部门,积极开展宣讲教育等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活动。

(五)实施扩优提质“增效”行动

16.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发展。持续提高公办园覆盖比例,加快形成公办园为主、非营利民办园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到2025年,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0%以上。2024年创建省级及以上“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整合幼托幼教资源,推进托幼一体化,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全区每年新增提供托育服务的幼儿园1—2所。

17.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深度合作办学,引进市区优质教育资源结对共建,全区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实现100%。到2025年“新优质初中”占比达到100%。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公民同招”,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标国家、省定创建标准,2025年创建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18.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全面补齐课程建设、内涵品质、师资力量、教育装备等短板,细化分解高中质量建设具体任务,主要指标每年较先进地区缩小3个以上百分点。北师大盐城附校2024年创成省三星级高中。

19.推动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2023—2024学年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公参民”学校治理。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严格落实年检年报、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制度,切实防范风险。全面建立民办学校信息公开制度、教育教学常态化监督机制,与公办学校同部署、同要求,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

(六)实施综合保障“强基”行动

20. 加大经费投入。逐步提高各学段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切实保障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名师激励等经费投入,适当加大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力度。鼓励设立促进师生健康发展的奖教奖学基金会,引导社会资本开展捐资助教奖学。

21.优化学位供给。开展学龄人口变化与教育资源供给预测研究,根据新建住宅小区入住情况和城市发展状况,调整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范围,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实现所有学段学位供给与入学需求动态匹配。

22. 提升装备水平。依照省中小学教育装备Ⅰ类标准,逐步补齐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短板”,推进中考考场和初中理化生实验室标准化考场建设。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完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2024年全区中小学智慧校园覆盖率达95%, 2025年达100%。按需调整校车运行管理模式。加强食堂管理,全面推行中小学校自办食堂。针对学校延时服务等实际情况,探索实行中小学“腰餐”制度,让学生在校吃饱吃好。强化教育系统基建工程、设施设备采购招投标管理。

23.强化教育督导。深化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强化“双减”工作、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提质增效、校园安全、书记校长任期履职、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实施等重点工作专项督导,发挥教育督导“长牙齿”作用。

(七)实施安全稳定“守护”行动

24.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层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价值导向和审美取向引导,对教材选用、课堂教学、讲座论坛、试题命制等,严格审核把关。加强线上线下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规范网络使用管理。

25. 提升校园本质安全。健全校园周边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深化校园周边燃气、学生租住房管理、社会治安、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校园周边安全监管。持续强化校园内部消防、治安防控、实验室与危化品、建筑与构筑物、食品卫生、设施设备、网络与信息等安全管理,常态开展安全法治教育,切实提升校园安防水平和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支持学校采取购买专业服务等方式开展风险评估预防、隐患排查整治、安全教育培训。抓实“护学岗”工作,推行“警校家”联勤护学机制,压实护学“责任链”,2025年实现“护学岗”全覆盖。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公安联网率100%,构建“精细化管理+智能化管控”防控体系,努力创成“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区”。

26.营造和谐稳定环境。统筹传统媒体、新媒体资源,构建教育宣传“矩阵”,讲好开发区教育故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定期举办“学校开放周”活动,深化家校社互动沟通。推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发言人”制度,解答热点难点,回应各方关切。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到2025年,区级以上文明校园占比达到90%。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由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成立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专班,建立例会制度,定期会办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整合各方资源,提供条件保障,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强化齐抓共管。健全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倡导社会团体和个人关心支持教育,凝聚全社会工作合力。建立健全教育重大事项、重大举措风险评估机制。

(三)强化考核评估。对行动方案实施情况实行半年一通报、一年一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校和区社事局高质量发展年度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附件:
4177bac3e6704ea0bd906617e3b07b5c.doc
展开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